談到農業,一般的印象都是台灣的小農戶小面積栽培,產銷收入平平,生活品質也只是過得去。但這些傳統印象,在李中義這位年輕人的眼中,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,反倒是一項可永續經營的事業。



   


    中義兄從軍退伍後,便在蔬菜交易市場學習做生意,也因此瞭解蔬菜運銷的整個生態。3年的交易市場歷練讓中義兄著實成長許多,但也覺得應當做更大的事業,於是經由農會推廣股的協助與經驗交流,中義兄決定改變以往傳統農業生產的模式,改以經營者的角色投入農業經營與生產。





 



    中義兄專業栽種面積最大的是蚵白菜,其他菜種則是用來輪作,維持土地生產地力。自家經營面積雖只大約5分地,但加上擴大承租的面積後,大約從事3公頃蔬菜的生產。在擴大承租面積前,就四處探訪農業生產的好手,組織一班經驗老到的農友僱工,長期聘僱,維持生產品質的穩定。自己較少從事實際生產的事務,而是從中經營栽培管理、品質管理及銷售、運銷事宜,突破小面積小栽培的傳統思維,改以經營者的角度來從事農業。



 




 



    把經營理念掛在嘴邊的中義,從不認為務農的辛苦,認為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穫,「行百里者,半九十」,只有勤奮打拼,成功才會是咱們的。對於出貨的品質管理中義兄一點也不馬虎,農地的地質若無法符合生產優良品質蔬菜的要求,則會承租其他農地或尋找農業改良場專業人員的協助,堅持生產品質優良、穩定的好產品,才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。



 



 



    除了與農會推廣股的經驗交流及參與農業專家的講習座談之外,中義兄組織了「甲東會」聯誼會組織,自己擔任甲東會會長,甲東會並無組織運作章呈或辦法,只是提供一個從事農業的農友聯誼、經驗交流的一個聯誼會,彼此平時農事經驗交流,提供自己的栽培技術與經驗,農忙之餘,則三五好友聚在一起,聚餐話家常。甲東會聯誼會組織,讓務農的會員交到更多朋友,學到更到栽培技術與技能,使農業經營與生產形成一個具有共同目標的生活圈。
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二崙鄉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